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

西班牙人認為歷史上最重要,也最不可以割捨的城市,不是馬德里而是古都-托雷多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西班牙雙城記之二 - 托雷多Toledo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『人性的枷鎖』一書中提到這幅畫 (View of Toledo),他說『畫中的托雷多是一座心靈之城 』這幅畫是由 El Greco艾爾葛雷科係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、雕塑家與建築師,因其希臘裔血統,他常被人們稱為艾爾·葛雷柯


托雷多Toledo 是歐洲歷史名城,2300年前(192BC)被羅馬人占領。公元527年被西哥德人統治並在此定都。公元711年又被摩爾人攻陷。1085年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收復該城後,成為王國首府和全國宗教中心。1561年腓力二世遷都馬德里後,托雷多從此走入衰落,但遷都之舉令托雷多的城市風貌得以保存,靜止在中世紀的古樸裡。




當時宏圖霸業已化為羊皮上的墨跡,夜空的星辰,頌詩的回聲,而留在人間的托雷多城堡被譽為神聖的城堡,位於托雷多最高處的大型四邊形石砌堡壘,它不僅是一座城堡而且更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地標,幫世人來緬懷托雷多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。Alcázar 城堡反映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與現世豐碑,亦替昔日羅馬帝國遼闊的版圖作了註記。Alcázar 阿拉伯語意思是城堡的意思。

我來托雷多其實是為了西班牙最偉大作家寫了唐吉軻德傳『 Don Quixote 』米格爾·德·塞萬提斯而來,我和拍照前遊客不知他是誰,我介紹過他後,遊客大家蜂擁而來和作家拍照打卡留念, 雕像非 1:1 尺寸約2 米高挺拔威武        

在900年代,穆斯林西班牙的首府科爾多瓦在整個城市鋪設了道路,醫院和路燈。當時,基督教歐洲最大的圖書館只有600本書,而科爾多瓦的書法家每年出版6000本書。這個社會是歐洲和非洲文化的和平混合體,穆斯林、猶太人和基督徒並肩和睦相處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克勞迪奧·莫亞諾銅像紀念碑坐落於查理五世廣場在(Atocha 車站對面-19世紀的政治家

Toledo 在歷史上定位和中國古都長安相似,曾經的榮光歲月似乎不再輝煌,但你踏入這古都時,很難不被所見之景象所震撼,想像在中國明朝時代,也是莎氏比亞出生那時,托雷多已經歷過幾百年的王朝興迭,但你見到這城市其古建築群保存完好,包括哥德式、摩爾式、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 Art Nouveau 各類教堂、寺院、修道院、王宮、城牆、博物館等古建築達70多處。


從馬德里Atocha 阿托洽 搭Renfe 高鐵來Toledo 僅34分鐘,下車第一映入眼簾的是托雷多車站大廳,建於1919年並於2005年修復,為新以其美麗的 Neo-Mudejar(新穆德哈爾)建築風格而聞名。該火車站由Narciso Clavería y de Palacios 設計,融合了摩爾文化和歐洲的審美元素,自建成以來一直是國家遺產之建築,並於1991年被列入西班牙國家文物古蹟 ,像極了幾天前我才去過的葡萄牙古城波多Porto 的聖本篤車站 Sao Bento,都以複雜的藍白彩釉中瓷磚、彩色玻璃窗stained glass、精美的木雕,馬賽克拼貼 Mosaic Puzzle 和Cast iron 生鐵鍛造等繁複手工打造出來的極緻工藝的車站,倒不如說這是最美的美術館,許許多多旅客蜂擁而來拍照打卡,謮謮稱其,讚歎之聲不絕於耳。





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遺產城市,歷史上的穆斯林統治時期。托雷多經歷了許多藝術大發展時期,許多藝術風格在建築景觀以及各歷史遺蹟構圖方面獲得體現。建造於1514-1544年間的聖十字醫院是西班牙最早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之一:其圓形屋頂和內部結構從哥德式藝術中借鑑而來。其結構外形體現了穆德哈爾式(新摩爾式)建築風格,其門廊則是華麗裝飾藝術初期的典範。

它居高臨下形勢險要,但景色極美,整座古城建在一座山坡上,城內那密如蛛網的中世紀街頭巷偉高低起伏,古老的城堡、教堂、塔樓,以及層層疊疊的老房子從遠處眺望阿爾卡山城堡美得像一幅畫,卻細訴著西班牙兩千多年的滄桑歷史。